專業生產禮品包裝盒-中國包裝行業分析展望
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包裝工業發展迅猛,從1980年全國包裝工業總產值72億元至2008年達6270億元,中國正從包裝大國向包裝強國邁進。由于市場經濟的帶動和技術進步的促進,包裝工業的產業結構和產品結構發生了很大變化,代表現代包裝發展方向的新型的紙、塑料等包裝材料和制品有了較快增長,在包裝產品中所占的比重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中國已形成珠三角、長三角以及環渤海三大包裝產業帶。這三大包裝產業帶的飛速發展同時帶動了周邊地區的行業發展,包括河南、山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6省的中國中部地區包裝業也在經濟浪潮中迅速崛起。以下是對我國包裝行業分析:
我國的包裝行業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經過30余年的快速發展,已經逐漸從單一的低端制造業轉型為向下游客戶提供包裝產品的生產、儲藏、運輸服務甚至品牌定位、渠道營銷等多元化服務性行業。2005-2011年,國內包裝工業總產值年復合增長率高達22.75%,2011年超過1.3萬億人民幣,較2006年產值翻倍,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包裝大國。中國包裝印刷業前景預測與投資價值咨詢報告預測到2015年我國有望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包裝第一大國。
保持高速增長的同時,與國外成熟市場相比,我國包裝行業特別是紙質包裝和塑料包裝行業的集中度仍然很低。在紙質包裝方面,美國前五大紙質包裝龍頭的市占率已經超過70%,澳大利亞前兩大龍頭的市占率達到90%,臺灣地區前三大龍頭的市占率也達到50%,但我國龍頭企業產值僅占到全行業的總產值還很??;在塑料包裝方面,目前我國規模以上(年銷售額超過500萬元)的塑料包裝企業有近千家,規模較小的企業過萬家,而美國最大的塑料軟包裝巨頭 Bemis公司2010占據美國塑料軟包裝市場20%的份額,占到全球約8%的份額。因此,我國包裝行業的市場集中度有待提高,行業龍頭的市場份額仍有較大的提升空間。
可以說無論從市場潛力還是增長速度來看,我國包裝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巨大,而包裝龍頭企業將受益于行業集中度加強的趨勢,擠占更多的市場份額。“十二五”期間,中國包裝工業將以繼續保持平穩健康發展,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可持續發展能力顯著提高,工業化信息化整合水平不斷提高為發展目標,力爭到“十二五”末,信息化的總體水平達到或超過中等發達國家。
2012年我國包裝工業總產值以1.3萬億元人民幣雄踞全球第二,占當年全國GDP的2.67%,而我國包裝標準采用國際標準率僅為50%左右。我國包裝行業正向打造新型包裝機械,引領包裝機械向集成化、高效化、智能化等方向發展。邁川伺服驅動器將成為一個核心的部件產品。目前自動化技術在包裝生產線中已占50%以上,大量使用了電腦設計和機電一體化控制,提高生產率、設備的柔性和靈活性,增加機械手以完成復雜的包裝動作。目前在灌裝設備、包裝設備、包裝材料生產設備等方面,國內企業都有了長足的進步。
中國包裝材料行業市場調查研究報告調研顯示,2011年全球包裝市場規模達4090億美元,預計未來五年將繼續保持3.1%的復合增長率,到2016年或將超過4770億美元;細分行業增速的分化將更加明顯,醫療保健、化妝品的塑料包裝增速將遠高于行業平均水平。2011年我國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包裝大國,包裝行業仍處于高速發展階段,未來發展空間巨大。
包裝行業分析顯示,隨著中國經濟高速發展以及人民生活質量的提高,對微波食品、休閑食品及冷凍食品等方便食品的需求量將不斷增加,這將直接帶動相關食品包裝的需求,中國食品與包裝機械業在今后的一段長時間內將維持正增長。預計未來循環經濟將成為包裝行業發展的主要模式、包裝廢資源回收利用將實現產業化、綠色包裝材料將獲得大力開發和發展、包裝基礎工業也將加快發展。